试题详情
- 简答题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设计了一个实验:被试者是一些四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给学生一张问卷,其中有几条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学生应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问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公认的准则作出回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些道德的判断列入一张更长的项目单之中,而在学生回答之前给予暗示,指明其他人都赞成的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接受暗示、屈从压力而改变其原来的主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主意。试分析这一实验所揭示的问题。
-
(1)该实验表明,群体的压力并不是人们改变主意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关键因素是遵循集体的崇高思想、目的和价值观念,具有“集体主义自决”品质的人只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表现出顺从,而在原则性问题上则坚持已见。
(2)一个人接受多数人的意见,可能是屈服于压力,怕被孤立;也可能是为了实现群体的理想和信念而采取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措施,即“集体主义自决”。“集体主义自决”指的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群体的意见经过独立分析之后所作出的行为,当认为群体的意见正确时予以支持,并非由群体的压力改变了他的意见;当认为群体的意见是一种原则性错误时,则抗拒群体的压力,坚持不从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人类意见沟通的特点。
- 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认识、()以及意向三种
- 学校的校历和作息时间表,按时间规定更换即
- 造成从众的主要原因是()
- Y理论在管理重点方面与人权关系理论和X理
- 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 成就需要强的人的特点是什么?
-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 在群体生活中,自愿接受并再现某一榜样的社
- ()的程序模式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
- 简述自己对“大五”人格模型的理解。
- 下列研究方法属于模拟法的有()。
- 对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 领导的职能是()
- 管理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组织环境中人与之
- 当细节冲突上升为立场冲突的时候,应进行:
- 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任务分工的团体叫()
- 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
-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