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
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该周期性变化的过程及其意义为:
(1)有效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复极化达-60mV这段时间内,即使给以超过阈值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引发动作电位产生。
(2)相对不应期:膜电位3期复极从-60mV~-80mV期间内,兴奋性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须用阈上刺激才可引发动作电位再次产生。
(3)超常期:膜电位由-80mV恢复到-90mV之前的时间内,兴奋性高于正常,用阈下剌激也能引发动作电位再次产生。因而,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钠通道的状态有关。由于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持续到心室机械收缩的舒张早期,在此期内,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再次发生兴奋和收缩,因此心肌不会象骨骼肌那样发生强直收缩,从而保证心脏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以实现其持久的泵血功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
- 说明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有何区别?
- 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它的高低取
- 何谓胸膜腔内负压试述其形成的原理及其生理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何区别?
- 述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
- 引起兴奋的刺激应具备哪些条件?
- 下列激素中,能最显著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是
- 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周期变化、特点及生理意
-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 人在寒冷环境中增扭产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 何谓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各包括哪
- 什么是正常、潜在、异位起搏点?
- 感受器的适应
-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是什么?其试验结果如何
- 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有
- 微循环
- 关于唾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何谓静息电位?并述其形成机制。
-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