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人民法院对第一审行政案件可以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
人民法院对第一审行政案件经过审理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作出以下判决:
(1)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判决维持。
(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①主要证据不足的;
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③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超越职权的;
⑤滥用职权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变更。这是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增加了两种判决形式,一种是确认判决,一种是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行政诉讼中,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应当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产生法律适用冲突的原因有()。
- 以下选择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
- 论述行政诉讼中证据的特点。
- 行政行为具有()情形之一的,行政主体应承
- 下列选项中,对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关系
- 行政程序法的调整对象是()。
- 可以审理再审案件的法院有()。
- 因各种不同等级法律文件之间产生的法律适用
-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
- 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有()。
- 地域管辖包括()。
-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在()年内未被发现的
-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
-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终结时,根据
- 除法律规定终局的行政复议外,申请人对行政
- 行政法律责任即行政侵权责任。
- 简述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
- 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
- 行政诉讼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以停
- 我国行政赔偿的途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