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十三行
- 十三行: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没有专营外贸商行。所谓的“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是13家,多时可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但由于它享有垄断清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故“广东十三行”逐渐成为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西部大开发
- 区田法
- 1926年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实行“二五减
- 下表为我国1957—1960
- 如何评价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 材料一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
- 五均赊贷
- 1931年,毛泽东指出在根据地土地革命中
- 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
-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
-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
- 近代手工业发展的态势是()。
-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
-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
- 论述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道路。
- 简要分析近代商品型农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诸国在华经济势力中日
- 资本主义必然促进和强化世界范围的分工,为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棉花、棉纱和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