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通过谈判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3、“一边倒”,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这三项对外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必要决策和深重选择,是以一定历史、理论为基础,以显示利益为依据提出来的。首先,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中国大陆一些边远山区、岛屿尚待解放,美帝国主义仍未放弃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支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大陆还严重存在,如果不割断外国同国民党的残余力量的公开的、潜在的、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以至文化思想方面的联系,要想建立并巩固人民政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另起炉灶”,创建由我们自己的干部组成的新型外交队伍。在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影响和势力之后,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与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其次,“一边倒”是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下唯一的选择。虽然中共希望并一度采取了力争中立美国的策略,但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关上了与中共发展关系的大门。待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美国又采取加紧扶植日本以取代国民党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的战略部署,并将中国视为苏联的附庸,在政治上加以反对,在经济上加以封锁。这使得中共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也给中国的经济重建造成极大的困难。而苏联则在我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之后,立即派人与我商讨新政权成立的问题,并商定一俟新中国成立,立即予以承认。且斯大林向中国同志承认他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曾经犯有错误,赢得了中国的尊敬。此外,苏联不仅在亚洲是抵抗美日的中坚力量,可以成为中国可靠的战略后方,而且为新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模式。一言蔽之,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现实利益,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稳定,并为将来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第一次建交高潮
- 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
- 把握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思想精神实质的关
- 中英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建立。
-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 试述“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伟大意义。
- ()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
- 请说明当代公认的主要外交基本准则。
- 中英新约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
- ()是第一个经过谈判同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
- 试述中法建交的基本过程及原因。
- 中苏同盟的是怎样缔结的?
- 八十年代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原则立
- 解决地区冲突的原则立场
- 2003年6月23日,印度()总理访华期
- 1949年1月31日,苏共中央派()米高
- 马戛尔尼使团
- 1984年底,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苏联部长
- 日本在()接受汉文化启蒙,拉开了吸收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