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为什么有人喜爱欣赏字迹模糊而残破的碑帖拓本?
  •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而有趣的问题。本来刻在石上的字迹,因年代久远,在刀刻、风化、磨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碑石残破,字迹模糊,书迹的本来面目也看不清楚了,而偏偏有人就十分欣赏这种字迹。在清代的碑学家中,有不少人就属于欣赏这种残碑断碣的人。碑学家批评帖学,认为由于《阁帖》年代已久,经过了多次翻刻而失真,这是帖学衰退的主要原因。帖学家们也承认这话是有道理的。但是,可以反转一问:秦砖汉瓦、残碑断碣,不是年代更久远吗?不是破烂得连字迹都模糊不清吗,为啥还被碑学家们崇拜得五体投地,甚至认为凡碑都好呢?这里的道理也不难明白,清代书家王澍说:“江南足拓不如河北断碑。”
    梁巘也说:“宋拓怀仁《圣教》,锋芒俱全,看去反似嫩,今石本模糊,锋芒俱无,看去反觉苍老。”接近原作的“足拓”还不如北方的残破碑版,锋芒俱全的宋拓《圣教序》,反不如后世失真了的《圣教序》。王、梁二人说了老实话,清楚地表明了他们是全凭着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书法艺术的好坏。在具有这种审美观的人的眼中,秦砖汉瓦、断碑残碣表现出了一种体魄雄强、气象浑穆的壮美,而清代的碑学家们,在欣赏书法时普遍具有这种审美观,其中尤以康有为表现得强烈。他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耶,何其工也?”他还总结出魏碑有十大美,这十大美全属壮美的范畴。碑学家们的书法艺术,就是在这种审美观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的。清代碑学之所以能兴起,这种审美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评论古代书法艺术的好与坏或美不美的问题,与原作失不失真没有多大的关系。照此所说,即使把一些名家秀丽妍妙的墨迹放在碑学家们的面前,恐怕也不会认为比秦汉石工刀砍斧凿的古拙自然的字迹好。了解了欣赏书法艺术是审美观在起主导作用后,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爱欣赏字迹残破模糊的碑帖拓本了。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