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评价1932年我国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 背景:随着陶行知与陈鹤琴提出的“注重幼稚教育案”,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标准》分总目标、教育方法要点、课程范围三部分。
    幼稚教育总目标分为:
    (1)增进幼稚儿童的身心健康
    (2)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幸福与快乐
    (3)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4)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每门课程都规定了授课目标、内容大要和所要达到的最低限度。
    教育方法要点注重儿童社会化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并采取奖励 机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结晶,建立起的符合我国实际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理论体系,结束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幼儿园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和非科学化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而这一时期进行的各种试验活动时对幼稚园课程标准科学性的检验,有力地推动了《幼稚园课程标准》的修订。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