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据《广东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主观幸福感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教师在职业枯竭中,去人性化和认知枯竭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不是很严重;而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比较严重。 《广东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显示,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方面,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调查结果同时反映,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较不赞成”占17.5%,“不赞成”占13.7%),一些教师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占3.9%),多数教师不赞成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对当前的师德状况,人们最不满意的涉及几个方面,一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占43.2%);二是“教学上无心钻研业务,只求不过不失”(占14%);三是“科研上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占24.3%);四是“只完成教学时数,对学生不管不问”(占14%)。 综合以上调研材料显示,高校教师非常需要()
A、增加收入
B、提高地位
C、人文关怀
D、进修学习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属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师职业道德
-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
-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属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内
- 与柏林大学的诞生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 态度改变的方法有()。
- 皮亚杰划分儿童品德发展阶段根据的是儿童的
- 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的趋势是()。
- 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有哪些?()
- 根据课程的内容,可以把课程分为()。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教师职业
- 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增加教师的
- 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
- 格式塔学派是如何认识学习的?
- 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马丁•特罗认为,当一个国家高
-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
-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稳定的内在原
- 高校培养目标的作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