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动词词尾“得”字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 (1)词尾“得”来自动词“得”,大约从汉代开始,“得”字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还有动词的性质,后代也一直沿用这种结构,例如:“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这种“得”具有明显的“获得”意义,但还不是词尾,仍是动词。
    (2)“得”字放在动词后,在另一些句子里,“得”字又具备了“达到行为目的”的意义,表示一种可能性,“得”等于倒装的“能”(料得==能料),“得”字开始虚化了。唐代诗文中例子很多:“苍天变化谁料得?”
    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插入副词“不”、“未”:“唇焦口噪呼不得。”可见,这种“得”还不是真正的词尾。但真正的词尾“得”正是从这种“得”发展而来。
    (3)真正的词尾“得”产生在唐代,宋代以后使用更加普遍。词尾“得”用在句尾,具有三种性质:
    ①作为递系句的动词词尾:“旗下依依认得真。”
    ②作为紧缩句的动词词尾:“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
    ③宋代“得”字和使成式配合,作为能愿式中的动词词尾,在使成式中间插入一个“得”字,表“能够”:“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
    (4)结论:三种性质的“得”词尾是同一来源,由“获得”的意义转化而来,它作为递进式和紧缩式的动词词尾时,是表示某种情况,紧缩式往往表示夸张,能愿式表达某种目的。递进式和能愿式能同一结构,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修理得好;
    递进式:修理的结果好
    能愿式:能够修理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