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及其重要性。
  • 革兰氏染色是丹麦医生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对细菌染色的方法。
    初染,媒染剂,脱色,复染。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
    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溶解,所以染色的前二步结果是一样的,但在G+细胞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保持着紫色。在G—细胞中,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膜,还可能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于是被乙醇溶解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衬托的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
    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红色显示不出来。对于鉴别细菌和临床上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