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以《冈底斯的诱惑》为例,简要说明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
- 体现“马原体”特征最著名的作品是《冈底斯的诱惑》。这部小说讲述了探寻“野人”、观看“天葬”、顿珠婚姻等三个故事。交错叙述的三个故事彼此独立,既不完整,也没有明确的线索,往往是突如其来,又倏忽而去,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通篇的叙述主要由“自报家门”和自言自语式的独白构成,显得随意自然,完全没有传统小说的叙事秩序。在小说中陈列各种事件的写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生活现实偶然本质的叙事“还原”。而这种“还原”的叙事方式,正隐含着他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观念的颠覆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说,《冈底斯的诱惑》其实是一部作家依据自我的精神真实而展开的叙事实验,对当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真实观和历史决定论构成了颠覆与挑战。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此。《冈底斯的诱惑》的叙述方法极为奇特。作品开篇便说:“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是不能强要人相信的。”马原不仅写了打猎的故事,还写了陆高和姚亮的故事、穷布的故事、顿珠和顿月的故事,然而,这些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小说情节只是场景和行为的拼贴与叠加。作品共16节,每节的人称都在不断替换,在讲述老作家的故事、穷布的故事时,分别采用了第一和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而有关陆高、姚亮及顿珠、顿月兄弟的故事,则采用了正面叙述的方法,甚至在一节中还出现了不止一种人称。最重要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本身是不确定的,这个叙述者无处不在,他可以是作家自己,也可以不是;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作品中人物所回忆起来的另一个人物。叙述人称的不断改变,使作品始终都没有贯穿全文的叙述者,从而达到了虚构与真实的错位转换,不仅情节受到了抑制,人物也被彻底符号化。如央金只是陆高的个人印象,而陆高也不过是作家个人经验的延伸。除此之外,小说还成功地利用了读者的期待心理,设置悬念,似有追索,但结果往往又与原来的期待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阅读心理,实践了马原的“叙述圈套”。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马原体”小说,指的就是这种放逐意义、重视叙述本身的形式实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当代台湾诗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即“政治化时
- 简要说明作家是如何通过王琦瑶的命运展现上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乡土小说的作品主
- 新时期的中青年女性散文作家主要有宗璞、张
- 余华先锋小说的名篇主要有()等。
- 《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 改编为同名电影的小说《红粉》和改编为电影
- 《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等。
- 《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什么样的完全不搭
- 王蒙描写过哪些青年革命者形象和干部形象(
- 90年代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
- 老舍在1949年从美国归来到文革初含冤辞
- “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
-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
- 为什么说《白鹿原》是将日常的乡村生活场景
- 简要说明金庸在新派武侠小说创作上的文学成
-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
- 1954年3月成立的蓝星社的主要发起人是
- ()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开拓者与旗手
-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