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
-
(1)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
(2)德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之不可缺少。
(3)礼的精神已经完全熔化在律文之中,体现了礼主刑辅,礼法相结合的思想。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唐代统治者将礼义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在儒家思想原则上完全统一起来,长孙无忌在《唐律疏议序》中将德刑关系概括无“本”与“用”的关系,即原则与手段的关系,将礼的精神完全融化于律中,礼之所许,律亦不禁,礼之所禁,律亦不许,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道家
- “五权宪法”是在资产阶级“三权”基础上增
- 荀子提出的“法数”和“类”分别指()。
- 认为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提出“法不能独
- 西山会议派
- 旧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王安石如何用法制手段来选拔人才()
-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有()
- 魏源认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关键在于(
-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 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 行省制度
- 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
- 《大同书》中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
- 朱熹认为"天理流行"、值得效法的朝代是(
- 《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
- 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 简述道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 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
- 试评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