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
一、联系: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品德的内容来自社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道德就不会有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品德不是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个人品德影响着社会道德,特别是优秀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区别:
1、从内容上讲,个体品德只是社会道德的部分表现,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2、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不同的。
3、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4、品德遇到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
5、品德受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法分为()、()和()
- 按照研究的目的进行分类,教育研究可以分为
- 试述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及提高内在
-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
- 方法较为灵活,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的观察方法
-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间接受到强化称
-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种水平。
-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是()。
-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是()。
- 简述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和方法。
- 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
- 简述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 学生运用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
- 测量量表的种类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
- 动作技能包含三种成份:()、()、()。
- 好的研究假设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性、
- 古埃及的学校类型()、()、()。
- 《论雄辩家》的作者是()。
- 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头脑里预先存在着
- 问卷调查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