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中国“观物取象”说与古希腊“摹仿”说有何异同?
- 中外文学理论虽然都强调文学发须依赖于社会生活,但是二者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下)》提出了“观物取象”的说法,虽然直接谈的是中国早期文字的起源问题,不过,象形文字作为抽象化、规范化的图画,是根据实物描摹出来的形状,因此也可以引申为是对文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所作出的一种评论。古希腊的“摹仿”说较为直接地认为,文学反映的对象即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摹仿。从这个角度说,两者都是艺术反映论思想,都试图从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来看待文学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首先,“观物取象”说原指象形文字的起源和形成,因此不像“摹仿”说那样直接而突出地强调文艺的反映活动,而是经过后来学者的发展引申,才得以在文论上体现出“摹仿”的深层涵义。其次,两者对于潜在主体的态度有所差别。古希腊的“摹仿”说,显然含有轻视主体创造性的色彩,它强调的是艺术家观察、复制自然的能力,容易把艺术家引向靠技术临摹自然的道路上去,从而把艺术家降低为复制物品的工匠。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则不同于此,观察客体,从客体中选取形象,这都传达出主体具有一定的选择、创造能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