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并说明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异同。
- (1)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阿尔德弗于1969年提出的人本主义需求理论。该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之上,认为人有三种核心的需求:
①生存的需求。这类需求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②相互关系的需求。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的需要。
③成长发展的需求。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2)ERG理论的特点
①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的趋势。
②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低而求其次。
③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就是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3)对ERG理论的评价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在需要的分类上并不比马斯洛的力量更完善,对需要的解释也并未超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范围。如果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那么,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ERG理论对不同需要之间联系的限制较少。
(4)ERG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比较
相同点:
①ERG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内容基本相同。如前所述,生存需求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互关系的需求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成长发展的需求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②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相类似的是,ERG理论认为较低层次的满足之后,会引发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愿望。
不同点:
①除了用三种需要替代了五种需要以外,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是,奥尔德弗的ERG力量还表明了,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收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性。而相反的是,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层次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3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③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的某一层次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他可能会停留在这一需要层次上,直到获得满足为止。相反地,ERG理论则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那么作为替补,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公司层的战略思考下一步传达到哪个层次?(
- 员工通过故事、仪式、有形信条和语言了解企
- 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结
- 对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
-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管理道德?
- 某管理学教授在介绍管理控制职能时,列举
-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
- 耗散结构的系统要达到平衡状态。
- 领先创新战略的先发优势表现在()。
- 展示时做PPT的目的是为了沟通。
- 管理控制的理论基础是()
- 在吸引听众注意力方面,发布信息的方式比发
- 1年及其以内的计划通常是指()
- 激励的概念?
- 首先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直线职权
- 管理就等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
- 认为控制就是监视组织中的每个人是否依照计
- 管理者可以使他们的预测更加有效的途径有(
- 组织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