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现代派诗歌的真正崛起,是在1929年()的诗集《我的记忆》出版之后。
- 戴望舒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
-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独
- 潘月亭、李石清和(),构成了一个既互为对
- 与《长恨歌》中()有着相似经历的是苏童小
-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中“黄金时代”指的
- 20世纪末叶中国文学总的大背景是“()”
- 丁西林的剧本在戏剧结构上通常采用“()”
- 抗战爆发后,奔赴延安的著名作家,除丁玲、
- 《原野》中“仇虎逃入森林中,在焦母不舍的
- 中年右派作家与()作家是反思文学大潮的主
- 在小说《伤逝》中,鲁迅不厌其烦地用了“(
- 举例说明“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的主要
- 1987年池莉发表了《()》,被认为是新
- 1918年3月,新文学的倡导者们联手上演
- 《灭亡》中的杜大心是“恨”的化身,而()
- 作者倾诉的对象是儿童,歌颂的对象是母亲的
- 1977年11月()的《班主任》发表,1
- “()”是作家许地山的笔名。
- 被称为“战士和诗人”的诗人是()。
- 为什么说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具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