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中国绘画史中的"徐黄异体"。
- 花鸟画,在五代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艺术风格。黄荃为西蜀宫廷画家,首创没骨法,其花鸟画多取材于宫中的珍禽瑞兽、奇花异草,以勾勒设色法描绘,用笔工整细腻、色彩丰富艳丽,体现了宫廷的审美趣味,有"皇家富贵"之称。徐熙为南唐处士,其画注意"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线条为主色彩为辅,有"徐熙野逸"之称。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以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了面貌迥异的花鸟画风格"徐黄异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7世纪忠实于传统,不为意大利影响所左右
-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 七年级上册《移情草木--花鸟画》的重难点
- 美术课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
- 学生以()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
-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
- 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 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 学校教学评价的对象与范围有哪些?
- 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 霍去病墓石刻的主要造型手法是()。
- 对美术教学演示法不恰当的叙述是()。
- 《晨》《暮》《昼》《夜》的作者是意大利的
- 《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
- 北宋山水名作《读碑窠石图》的作者是()。
- “美术”这一名词在()传入中国。
- 分析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
- 分析伦勃朗的作品《夜巡》。
- 美术学科显著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