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对外贸易的国别变动情况是()。
A、英国:1868年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3.4%,出口贸易的61.8%;如果连印度、香港等地一并算上,占中国进口贸易的92.4%以上,出口贸易的80%多。可以说,直到19世纪末叶止,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操诸英国之手
B、日本对华贸易的兴起,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1905年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东北地区的大部分特权以后。1919年,日本竟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6.3%,出口贸易的30.9%
C、美国对华贸易以1914年世界大战为关键。1931年占进口贸易总额的22.2%,超过日本一跃而居对华进口贸易的首位
D、俄国对华贸易除了在日俄战争后数年间停滞外,一直在稳步增加,直到1936年,中国对苏联出口或由苏联进口的商品,在进口与出口总值中的比例从未超过1%
E、法国与德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各在5%以下,但这两个国家同中国的贸易性质截然不同,与前者为顺差,与后者是逆差
- A,B,C,D,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
- 斯皮尔福格尔的《世界历史》中有如下记载
- 1946年,率先提出以土地改革的方式实现
-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要求
- 试述中国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
-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主要包括()。
-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古代土地资源的特性:()
- 阻碍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是()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资源禀赋
- 清政府新政期间的立法分类为()。
- 南京国民政府工商管理机构的设置经历了()
-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
- 改革开放之初,如此多的海外华人投资大陆建
- 简述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 我国地租形态变化轨迹为:()
- 国民政府时期设置的银行有()。
- 三大经济纲领
-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