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祠庙。
  • 祠庙大多属于传统礼法建筑,其设计包含文化意蕴,符合传统的礼度。典型的代表是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天南地北、日东月西、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在北京南郊,建筑取圆形,圜丘坛和祈年殿的贪婪、铺石、柱子都要暗合天象;地坛在北京北郊,建筑取方形,坛上的设置也要象征中国的大地;日坛在北京东郊,月坛在北京西郊,建筑都取圆形。社稷坛象征国家,体现农业文化,坛上设置的“五色土”:中黄、东青、西白、南赤、北黑,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他祠庙的整体平面设计也采取宫殿式或住宅式的庭院布局。一般说来,庙的规模比祠大。在建筑学上,由中轴线上的建筑和墙垣分割的庭院“进”,一个庭院就是“一进”,依次递增。普通的祠只有一进,即进门后只有一座大殿,东西配以厢房,较大的如湖南汨罗的屈子祠有三进。庙则除了那些乡间神祗小庙之外,祭祀帝王先圣、五岳四渎的庙,都起码有三进,更大的甚至八进九进,形成宏伟的古建筑群。山东曲阜孔庙仿皇宫建制,前后共有九进,而河南嵩山脚下的中岳庙更是达十一进之多,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其他大型建筑还有山西运城市的关帝庙、山东邹城市的孟庙、四川成都市的武侯祠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