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塔的出现的演变。
  • 塔基本上属于宗教建筑,而且主要是一种佛教建筑。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道教和儒家文士也建塔,有一些塔又建在山水胜地,其性质就接近风景建筑了。
    塔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婆”,汉文翻译为“浮屠、浮图”。它的用途是收藏释迦牟尼的“舍利”(佛骨、佛牙、佛发等),因此又叫“舍利塔”。以后又用来收藏佛经和埋葬长老,出现了经塔、墓塔,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汉末,它随佛教传入中国。史载洛阳白马寺最早建塔,木制方形,位于寺院中心,其形制和寺塔布局都不脱印度影响。到了唐代,逐渐吸收中国建筑的风格,并与中国建筑的形式相结合,采用六角形、八角形、棱形等平面布局,出现了各种造型的塔。在造塔材料上,最早用木料,唐代以后还采用石料、铜铁、琉璃、陶瓷、金银等。从塔的出现和演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巨大能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