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洪秀全演义》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
《洪秀全演义》的作者黄小配,又名世仲,笔名黄帝嫡裔,别号禺山世次郎,广东番禺人。黄小配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同盟会会员。创作小说十多种,较著名的除《洪秀全演义》外,还有《大马扁》、《宦海升沉录》、《廿载繁华梦》等。
《洪秀全演义》是一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围绕着歌颂太平天国革命、鼓吹民族革命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小说突出了“史”的线索,形象地反映了太平天国革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到最后局势逆转的发展变化过程。小说在反映太平军武装夺取政权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注意从两个方面交叉展开故事情节:
一是揭露“清廷无道,官吏贪庸”,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种种罪行。
二是热情地歌颂太平天国英雄“戮力同心,共挽山河,救民水火”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为革命驰骋沙场,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从总体上看,小说肯定和歌颂了反对封建专制的太平天国革命,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可资借鉴我历史经验。
与黄小配创作的十多部小说相比,或与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小说相比,《洪秀全演义》是比较好的。在结构上,它取法于《三国演义》的结构形式,以事作为主线,头绪纷繁,多线发展。敌我交叉,主副线交叉,相互影响,线索分明,情节安排有序,较好地展示了太平天国武装夺取政权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在故事情节的描写方面,革命派小说大都有作者直接发议论的通病,而《洪秀全演义》则比较注意通过人物事件的描写来表明观点。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比较注意通过特定环境、人物的语言、行动,多侧面地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杂志宣传文
- 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
- 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述,刊行于1899年
- 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
- 秋瑾写了一些文字极其通俗,在形式上有重大
- 林纾翻泽的()的问世,标志着域外小说开始
- 歌颂广东人民英勇抗敌斗争的著名诗篇《三元
- 梁启超将著名诗人()誉为“诗界革命”的一
- 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
-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
- 丁西林的《压迫》是()
-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了《雷
- 九年后(1896年),梁启超受黄遵宪的委
- 如何评价近代资产阶级的文学革新运动?
- 黄遵宪仿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例,作《已亥
- 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
- 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
- 《射鹰楼诗话》的作者是谁?《诗话》的主要
- 《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