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单说明自己对认知失调理论的理解。
-
认为人们的认知结构是由若干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在有关联的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是协调的,有的不协调的。
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决策行为,即当需要在多个有价值相似的方案做出选择时;
二是来自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认知一旦出现失调,就会使人的心理上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这种感觉会形成一种动力,从而会给个体造成紧张状态,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个体减少认知失调的愿望或者动力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造成认知失调的要素的重要程度;个体相信自己受到这些要素控制的程度;个体在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
当个体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缓解或者消除这种失调状态的时候(例如,我们关注某种环保态度的培养,员工虽然都同意回收商品包装箱对于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但是却很少有人送回商品包装箱,这种不一致会产生认知失调体验),会用到以下三种不同的途径:
①改变某种认知元素或态度,使元素间的关系趋于协调。员工决定持不同的态度,即认为回收商品包装箱对于环保和经济根本没有好处。
②改变将来的行为,消除认知失调。即员工开始及时送回商品包装箱。
③对不一致做出新的解释或合理化分析,以新的认知元素环节认知失调状态。员工们既保留回收商品包装箱对于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的态度,又提出回收程序不够规范或成本太高等解释(也可以说是“借口”)。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
- “社会人”假说
- 试述管理心理学及特点?
- 邵笨三第一次见经理时衣着不整,经理认为邵
- 让职工参与变革,既可以吸取职工的智慧,又
-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应用
- 投射作用
- 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两大部分组成
-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人性观是()
- 主要处理“事—物”关系问题的是()。
- 一个人在单位里工作出现失误,受到批评,回
- 在考核评价某一对象时,经常会受到其对前一
- 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行为需要可
-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出生之日就已注定了他
- 简述印象管理的策略。
- 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同病相怜”等体
- 勒温提出的行为改变的程序可分为()。
- 强化理论以斯金纳的()为基础
- 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产生以后,具有相对()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哪五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