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血清酶测定的标本怎样收集、处理和保存?
- (1)采血:抽血不当,如采血用的注射器接头部位有水或急于分离血清都可引起体外溶血,使红细胞内的酶释放入血清,引起血清酶活性的明显提高。例如红细胞中LD约为血清的100倍,若有1/100红细胞人为破损,将使血清LD总活性升高一倍。又如红细胞中有丰富的腺苷酸激酶(AK),若AK大量进入血清,能使某些用连续监测法测定CK的值假性升高。
(2)大多数抗凝剂都影响血清中某些酶的活性,例如EDTA能螯合血清中的Ca2+、Mg2+、Mn2+等全属离子,导致ALP、CK、5′-核苷酸酶(5′-NA)等缺少激活剂,使这些酶的测定值明显降低。因此除非测定血凝与纤溶有关的酶活性,一般都使用血清而不用血浆。
(3)酶蛋白不稳定,易失活。例如25℃保存ACP4h,将使酶活性丧失10%,故应强调及时检测。
(4)如在4℃冰箱保存,应注意其稳定性期限(参见有关教材);对ALT、ALD等-25℃冷冻保存反而不如4℃下稳定,应引起注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检查内原性凝血因子活性的试验有哪些?有哪
- 胆道阻塞粪便可呈:()
- 改良牛鲍型计数板的结构如何?
- 血清酶测定的标本怎样收集、处理和保存?
- 当红细胞在方图曲线显示主峰左移,峰底增宽
- 什么是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骨髓象
- 尿毒症出现哪种管型?
- 简述血细胞的基本结构。
- 隐血试验的原理是血红蛋白中的()有类似过
- 细菌培养检查时,最好先选用;()
- 试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
- 滴虫活动时受温度影响,冬天不易查到滋养体
- 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
- 何谓反转录?说明它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
- 试述过氧化酶染色的原理、结果观察和临床意
- 正常人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不可能看到的红
- 梅毒检样及废弃物应视为生物危险品对吗?
- 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三种耐药型。
- 尿沉渣检查的适宜防腐剂为(),尿糖尿蛋白
- 什么是尿液的生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