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学前教育领域学术批判的看法。
-
(1)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的批判是错误的。把心理学说成是“伪科学”;又对《指南》无限上纲,横加批判,使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极度混乱,在理论和实践工作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口号化、成人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
(2)对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等人的批判是错误的。这场批判违背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再次引起了思想混乱,挫伤和打击了一批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文科教学和建设;这是教育上积极斗争扩大化的典型事例,对幼儿教育界一向强调对幼儿要具有“爱心”,起到了干扰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
- 生活和()是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
- 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处处带有向幼儿灌输
- 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 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 20世纪,日本形成了独特的()二元学前社
- “三母制度”
- 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规定,幼儿园园长
- 史游的()是汉唐主要识字教材。
- ()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
- ()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
- 简述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的内容。
- 论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
- 瑞士裴斯泰洛齐,1798年创办斯坦兹孤儿
- 法国柯夏托儿所虽然模仿英国维尔德斯平幼儿
- 苏区《托儿所组织条例》
- 蔡元培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
-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了“()”的基
- 据南京女师1924年调查,全国有幼稚园1
- 在康有为的()中,他设计了“公养、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