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赫斯海默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A、肺出血
B、肾衰竭
C、钩端螺旋体死亡后毒素释放
D、青霉素变态反应
E、感染性休克
F、肝损害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控制传染病流行取得显著效果的免疫制剂有(
- SARS应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
- 牛带绦虫感染人体是通过()
- 患者,男性,25岁,发热3天,体温38℃
- 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是
-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ld
- 猩红热的皮疹多发生于起病后的()
- 一般人群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方法是(
- 感染性休克纠正酸中毒的首选治疗药物为()
- 患者男,15岁,中学生,因“发热、咽痛7
- 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的制剂是()
- 关于风疹,叙述错误的是()
- 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
- 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依据是()
- 患儿男,3岁,因“发热4h,昏迷1
- 初治患者使用HAART时,常用的推荐联合
- 白喉的特异治疗手段是()
- 不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
- 与传染病的传染强度有关的因素包括()
- 患者女,24岁,因“发热、畏寒、寒战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