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会官审录制度
-
会官审录制度创建于明朝洪武三十年,指对疑难重大案件以及死刑复核案件进行会官复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三司会审与圆审、朝审、大审、热审。
这种制度有利于皇帝对司法活动进行控制与监督,有利于避免或纠正冤假错案,因此被统治者作为实行仁政的招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刑侯与雍子争田案”中,雍子犯了“昏”
- 明清时期的会审有()。
-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晋律首次“服制入律”,直接纳礼入律。
- 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的
- 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 唐朝的立法形式有()。
- 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就大理
- 最先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的是()。
- 汉朝官吏的选拔途径包括以下的()。
- 西周以“以五声听狱讼”。
- 清朝惩罚异端思想,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形式
- 晋律较魏律的重大发展是()。
- 赀指处罚犯人缴纳一定的财物或服一定的劳役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
- 宋朝的刑事特别法主要有哪些?
- 简述清末司法机构的调整。
- 土地革命初期(1927-1931年),根
- 简述唐代的十恶重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