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采用5次光刻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工艺流程的难点与特点。
- 5次光刻分别为源漏电极、有源岛、栅极、过孔、ITO像素电极。
第一次光刻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基层薄膜,溅射源漏金属层,光刻出源漏电极及信号线。第二次光刻用PECVD方法连续沉积介质层、非晶硅层,利用高温环境去氢处理,再激光晶化转变成多晶硅薄膜。光刻出有源岛图形。第三次光刻先用PECVD方法沉积绝缘膜,相当于第二层介质层。再用溅射栅极金属层,光刻出栅极及扫描线。利用栅极掩膜遮挡离子注入形成源区和漏区。
第四次光刻用PECVD方法沉积钝化层,相当于第三层介质层,保护TFT。光刻形成需要的孔,让下面金属曝露出来及形成相应的连接。孔有两种:第一种是需要连续刻蚀第三层介质层、第二层介质层、第一层介质层,露出源漏金属层;第二种是刻蚀第三层介质层,露出栅极金属层。
第五次光刻形成像素电极。并且用像素电极与多晶硅的源区和漏区接触,与源漏电极相连。
存储电容为传统结构,由栅极金属层和像素电极ITO,中间夹着第三介质层构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限制发光效率的因素以及
- 描述MVA技术的工艺方案。
- 简述MOSFET与薄膜晶体管工作原理上的
- 以三片式液晶面板投影机说明透射式投影原理
- 简述TFT-LCD的工作原理。
- 简述有源矩阵的驱动原理。
- 分析COF工艺和COG工艺哪种更适合高分
- 为什么说PVA技术有降低亮点的可能性?还
- 简述CRT显示的原理。
- 简述2T1C驱动原理及面临的问题。
- 简述激光转移技术的工艺流程。
- 简述OLED产业化的面临的问题?你认为有
- 简述影响OLED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
- 举例说明PECVD成膜的使用的气体及反应
- LED背光源采用的是白光LED,还是RG
- 为什么ODF工艺更适合5代线以上的生产线
- 简述VA技术如何实现光学补偿的。
- 简述灰度级和颜色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 LCD显示产生交叉效应的原因是什么?用什
- 简述液晶显示器闪烁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