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白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白喉的病理改变局限于上呼吸道
B、白喉杆菌凭其侵袭力,使局部和周围组织坏死,形成急性假膜性炎症
C、渗出液富含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症细胞、坏死黏膜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形成假膜
D、假膜质地致密,与黏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
E、假膜多见于鼻咽部,不会引起呼吸道阻塞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是()
- 中毒型菌痢选用山莨菪碱抢救休克的适应证是
- 白喉可分为4种类型,按发病率依次为()
- 引起伤寒不断传播及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
- 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确诊,除病毒分离外还可依
- 脑型疟疾与中毒性菌痢鉴别的主要点为()
- 10个月患儿,低热、嗜睡7天,时有呕吐、
-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期()
- 男,49岁,因无力、纳差、腹胀20天诊断
- 以下关于水痘的说法正确的是()
- 5岁儿童,畏寒、发热8h,嗜睡3h,于8
- 男性,33岁。不规则发热2周余,伴腹泻、
- 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
- 男,57岁。3月来腹胀、水肿,1周来加重
-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特征应除外()
- 日本血吸虫病的最主要感染的方式是()
- 不符合脑膜炎双球菌的是()
-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最致命的水电解质及酸碱
- 对于溶血尿毒综合征,下列哪项不正确()
-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