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局域差分、广域差分、广域增强的区别和联系。位置域差分和观测值域差分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
局域差分(LADGPS):在局部区域中应用差分技术,在该区域中有设一个差分GPS网,该网由若干个差分GPS基站组成,还包括一个或数个监控站,用户可实时接收从基准站发射的坐标改正数、伪距或载波相位观测值,经平差后求得自己的改正数。该方法基于用户与参考站有相同或相近的误差源,适用于小范围。
广域差分(WADGPS):该系统一般由一个主控站、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一个差分信号播发站、若干个监控站、相应的数据通讯网络和若干用户站组成。WADGPS技术原理是对GPS误差源分别加以区分和模型化,然后将计算出来的每一个误差源的误差修正值(差分值)通过数据通讯链输给用户,对用户在GPS定位中的误差加以修正,已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和改善用户GPS定位的精度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削弱了LADGPS技术中主控站和用户站之间定位误差对时空的相关性,而且又保持了LADGPS的定位精度。
广域增强系统(WAAS):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开始,在卫星上加载L波段转发器,实施导航重叠和广域增强电文广播、广播类GPS信号,向用户提供附加测距信息。广域DGPS改正信号改善航行安全的完善信息,进行广泛区域的DGPS定位于导航。
位置域差分:流动站与基准站较近时,可以认为基准站上卫星定位误差与流动站定位误差相同,因此,基准站根据观测值计算其位置,并与其已知位置求差,从而获得位置改正数,然后将改正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用收到的改正数改正其定位结果。由于这种方差取决于基准站所用的卫星的个数及号码,因此流动站必须使用与基准站相同的卫星,所以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有较大的困难。
观测值域差分:该方法计算基准站到每颗卫星的改正数(观测值减计算值),并将观测量改正数发送给流动站,用以改正流动站的观测值。该方法的计算量比位置差分大,但克服了简单差分选星的困难,流动站可根据需要选择卫星,但是这种单站差分的精度受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空间与时间相关性的影响。随着站间距离的增加,其误差相关性降低,因此使用范围通常限制在20km。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
- 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发
- GPS定位精度同卫星与测站构成的()有关
-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区别是什么?
- 卫星的无摄运动卫星的无摄运动
- GPS水准
- 测码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与()
- GPS网空间无约束平差的目的是什么?
- 一般来说,GDOP值越大,所测卫星在空间
- GPS基线向量观测值中,已包含了位置信息
- 按误差性质划分,GPS测量中包含的误差分
- 时圈
- 基线解算完成后的成果分析有哪四个?
- 卫星星历的提供方式一般有两种,即预报星历
- 简述整周跳变(周跳)的定义,原因以及特点
- 一次差(单差),二次差(双差),三次差可
- 岁差
- CDMA
- 网络RTK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 GPS测量过程中,如果接收机天线被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