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唐的诗歌理论,较为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倾
-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
- 罢黜百家
-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
- 结合《文心雕龙•体性》篇,谈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
-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怎样影响魏晋南北朝文
- 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
- 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 清代倡导“格调”说的是()。
- 结合具体作品试评述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
- 简述严羽诗论的贡献。
-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
- 教材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
- 谢榛认为持有()、()、()、()四要素
- 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
- 试述姚鼐的阴阳刚柔说。
- 试述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和影响。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
- 钟嵘的()和刘勰的(),代表了齐梁时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