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与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有何不同?
-
首先,孟子“以意逆志”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而"知人论世"则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然而,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与政治、外交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关系。孔子认为赋《诗》对于处理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有重要作用。人们为了达到政治、外交的目的,可以断章取义,随意改动《诗》原本的意义。这就与孟子的“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大大不同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刘勰的神思(即“艺术想象”)的特点。
- (沈德潜的)“格调”说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人惟于静中得
- 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
- 简述辞达说与文质说。
- 试述(钟嵘的)“诗有三义”说。
-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 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时()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
- 元好问《诗论三十首》其四说:“一语天然万
- 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
-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
- 论述(孟子的)“养气”说
- 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
- 以具体作品为例,阐释欧阳修在《六一诗话》
- 唐代刘禹锡在《董氏武菱集纪》中最有贡献的
- 刘熙载最为后人所推重的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
- 简述养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