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2期特点。
  • (1)0期(去极过程)
    幅度:-90mV迅速上升到+20~30mV。
    时间:短暂,仅为1~2ms。
    产生机制:Na+快速内流
    阻断剂:河豚毒素
    (2)1期复极(快速复极初期)
    幅度:+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
    耗时:约10ms。
    0期除极和1期复极这两个时期的膜电位的变化速度都很快,故合称为锋电位,成为动作电位的标志。
    产生原因:为Ito通道K+外流所造成的。
    (3)2期复极(平台期)
    幅度:基本上停滞于0mv左右,细胞膜两侧呈等电状态,故又称为平台期。
    时间:约为100-150ms。
    产生机制:L型Ca2+内流和Ik通道K+外流。
    钙阻断剂:锰离子、异搏定
    (4)3期复极(快速复极末期)
    幅度:0mV左右较快地下降到-90mV,完成复极过程,故又称为快速复极末期。
    占时:约100~150ms。
    产生机制:K+外流。
    阻断剂:四乙基胺
    (5)4期(静息期)
    幅度: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故又称为静息期,但此时离子的跨膜转运仍在继续进行。
    产生原因:通过Na+-K+泵(3Na+出-2K+入)和Na+-Ca2+交换体(3Na+入- Ca2+出)的工作,排出Na+和Ca2+,摄回K+,使离子逐渐恢复到兴奋前的水平。
    2期特点:早期Ca+内流,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膜电位保持在零电位上下,后Ca+通道失活,K+外流增加,过渡到2期晚期,2期中的Ca+,Na+内向电流和K+外向电流即使发生轻微变化,也会影响平台期和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