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库存决策取决于哪4项因素?
-
(一)影响库存决策四大要素
1.需求:库存首先要满足需求,需求是第一位的。
需求分类:按发生时间特征还可分为
(1)连续性需求:需求随时间连续地发生,则库存随时间连续地减少。
(2)间断性需求:需求是间断性发生的,则库存呈阶梯式减少。
2.订货或生产
通过订货或生产来补充因需求而减少的库存。
从开始订货(或下达生产指令)到制品入库需经历一段时间(备货时间)。
(1)拖后时间:从订货后看何时开始补充考察,这一时间称为拖后时间。
(2)提前时间:从按时补充看需何时订货考察,这一时间称为提前时间。
3.库存费用
生产实际中,常以一个计划期的总费用来衡量。库存费用分为4项。
(1)存储费用:维持库存费用,包括仓库使用费、物质保管费、物质损失费和投资机会成本等。存储费用与库存物质的数量和存储时间成正比。
(2)订货费用:向外采购物资费用,包括物资进货成本(货款和运费)和订购费(差旅费、应酬费等)。
(3)生产费用:自制产品费用,包括设备调整费和生产制品直接费(原材料、外购件和人工费)。
(4)缺货费用:因库存不能满足需求带来的损失,如停工待料和失去市场造成的损失等。
4.库存策略:指决定在何种条件下对库存进行补充?何时补充?补充多少物质的行动方案。
(1)固定量库存策略:当库存量降到订货点ROP及以下时,库存控制系统就向供应厂商发出订货,每次订货量为一个固定量Q,经一段时间(LT)备货,即向仓库补货。
(2)双仓(箱)系统(Two-Bin System)策略:用两个仓(箱)存放货物,当第一个仓(箱)内存放的物品用完时,即发出订货,在订货提前期内使用第二仓(箱)的存货,直到下一批订单到货,再将货物按两仓存放。这样可简化管理,适应连续性需求。
(3)固定间隔期库存策略,又称( t,S)策略: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t向库存补货一次Q,使库存量达到固定的最大数额S为止。
(4)最大最小策略,又称(s,S)策略:为库存设一订货点s和最大库存量S。当经时间间隔t时,如库存余额L1 ≤ s,则补货Q,且Q=S-L1;再经时间间隔t时,如库存余额L2≥s,则不补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一般仅对产品结构中最低层物料设置安全库存
- 期量标准
- 是谁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
- 服务性运营
-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有()
- 处理服务业非均匀需求有哪些策略?
- 试述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 质量成本的内部运行成本包括()
- 简述车间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安全生
- 一批相同10个零件须经过五道工序进行加工
- ISO9001是质量体系——()、开发、
- 简述间断流水线生产特点。
-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 设施(厂址)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简述项目管理的目标及其关系。
- 若工作时间是由三点估算法估算出来的,则线
- 固定位置布置适合标准产品的生产。()
- 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
- MRP输入内容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