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草篆?它在字体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 草篆就是急速、草率写成的篆书。在书写时,有删繁趋简、笔画连绵的特点。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条中,认其文为“草篆,可识者,唯‘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宝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减损之故耳”。清朝严可均在其《说文翼·序》中认为:“草篆源于古籀,似篆似隶,如古器文之联绵纠结者是。”
    近代学者郭沫若在其《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对草篆和其他草体书法在文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明。他认为,规整的字体,多是在郑重其事的场合下使用,统治者之间或被统治者之间,除文盲而外,在不必郑重其事的场合,一般使用着草率急就的书体。“故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草。隶书是草篆变成的,楷书是由草隶变成的,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辩证地互为影响。”这正和文字的发展一样,开始起源于民间,在阶级社会中为统治者服务,开始雅化、僵化;到一定程度或阶段,又向民间吸取新的营养获得新生。如此循环,螺旋上升。中国书法艺术,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辨证发展过程而逐步臻于完善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