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何谓厥热胜复?《伤寒论》如何辨别厥热胜复证?
-
厥,是指手足逆冷;热,是指手足温暖和身体发热;胜,就是胜利;复,是指恢复。阴寒胜则逆冷,阳气回复则发热。厥热胜复具体表现为四肢逆冷与手足温暖、全身发热交替出现。厥热胜复不是独立的病证,而是厥阴病阳衰阴盛寒厥病变过程中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外在反映。通过厥热胜复这一现象,可以测知体内阴阳的盛衰、邪正之消长,从而进一步判断疾病的转归预后。
在《伤寒论•厥阴病》篇,论及厥热胜复的原文有331、332、334、335、336、341、342、343等条,以厥热胜复作为判断厥阴寒证病情进退的重要依据。故了解厥热胜复的机理,掌握辨析方法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张仲景主要从厥、热出现的先后,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辨厥热胜复。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首先以厥、热出现之先后辨:先热后厥,为阳衰阴胜,主病进(如332);先厥后热,为阳复阴退,主病退(如331、334条);若热而复厥,乃阳复不及,仍为阴胜,主病进(如331)。
②其次以厥、热持续时间之长短辨:如果厥热相等或热稍多于厥,为阳复阴退,正能胜邪,主病退及向愈(如332、336、341条);厥多热少,为阴寒盛而阳气衰,正难胜邪,主病进及恶化(332、342条);热多厥少,厥回而热不去,为阳复太过,化为邪热,主阴证转阳,则势必产生阳热变证(如身热汗出,咽痛喉痹,下利便脓血,生痈脓等,如332、334、341条)。
③最后还有但厥不热者,则为纯阴无阳,必死无疑。(如343、362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热利()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者
-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大陷胸汤。
- 栀子厚朴汤的药物组成是:()
- 寒实结胸证的治法是攻补兼施,温脏散结。
- 梔子厚朴湯证的主证是()
- 许许叔微传世的《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
- 胸中窒
- 患者,男,51岁。感冒10日。现恶寒发热
- 患者,女,50岁。素易感冒。此次低热三天
- 太阳病,(),不恶寒者为温病。
- 简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皆属阳虚
- 《伤寒论》对霍乱是如何辨治的?
- 大病差后,(),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
- 周时
- 何谓阳明病?阳明病来路有哪些?“胃家实”
- 日晡所
- 厥热胜复反映了什么现象?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 下列诸症中,预后好而可治的是:()
-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