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朱熹的"德礼政刑","相为终始"的思想。
- 在“德礼”、“政礼”的关系上,朱熹进行了新的阐述:第一,注意到“政”与“刑”之间,“德”与“礼”之间的内部联系。第二,从运动的角度去研究“德”“礼”“政”“刑”四者的外部关系,并把它们纳入“存天理,灭人欲”的轨道。朱熹继承了孔子“导之以德,齐之以刑”理论的基本精神。朱熹不仅提出来“政刑”“德礼”互相依存,互为终始,不可偏废。朱熹的“政”就是法律制度,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刑”就是刑法措施,就是使法律得以实现的强制力量。“政”就是制定和颁布法律。没有“政”,“刑”就失去了依据的标准;没有“刑”,“政”也无法实现。“德”是“礼”的依据,“礼”是“德”的保障。朱熹的“德刑”关系学说基于传统的“德主刑辅”论并使之理论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兼相爱,交相利
- 下列说法中,符合西周“礼治”原则的有()
- 提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
- 清末设于租界内、负责审理华洋混合案件的特
- 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 试比较分析儒、墨两家的“尚贤”思想。
- 老子、庄子不推崇的是()
- 黄老学派
-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 “权能分治”学说
- 张之洞"中体西用"法律思想的具体表现是(
- 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与下列先秦哪位
- 简述《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
- ()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
- 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 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 儒家的人治是指倡导()
- 范仲淹主张改革官制的具体措施包括()。
- 管仲提出的“国之四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