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传播流研究存在什么不足?
-
传播流即大众传播的信息通过人际网络或直接流向大众的过程,是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理论成果。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大众传播短期内对个人所造成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外在影响。传播流研究发现,大众传播不像大众社会理论所说的那样从大众媒体直接流向个体,而是经过人际网络(意见领袖)的过滤后,再传递到个人,这一过程被称为两(多)极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人民的选择”社会调查研究最早提出了这个假说,同时他们通过设计周密的定量调查,得出下列结论:大众传播在改变选民的行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化选民的政治既倾向上。
传播流研究主要进一步探讨了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如何通过意见领袖流向个体的,个人影响的流动路线是什么,这些意见领袖具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如何影响其他个体的,意见领袖与大众传播具有何种关系等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具有以下特点:
(1)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基本属于同一阶层。意见领袖都与追随者具有相似的政治经济地位,通常都属于家庭、朋友和同事等同一个初级群体。
(2)一般来说,意见领袖只在某些特定领域上具有权威性。现代社会,意见领袖一般只在一个或几个领域能够为他人提供建议,而且这种权威性是相对的,只要被影响者承认意见领袖的建议具有价值,此人就是意见领袖。在不同的领域,人们互为意见领袖。
(3)在多数情况下,意见领袖具有通过适当的媒介把本群体与群体环境的对应部分联系起来的功能。
(4)意见领袖具有易接近的特点。
(5)一般情况下,意见领袖的影响要大于大众传播的影响。
传播流研究不足主要在于
(1)它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转变而不是态度的加强。
(2)它只考虑传播流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3)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
(4)传播流研究范围比较局限,主要集中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而忽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体制方面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5)传播流研究主要从传播者的角度考虑传播效果,而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
- 在传播模式中,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
- 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 简述传播功能走向式微的原因。
- 简述社会传播的五种形态。
- 简述授予地位的功能。
-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的特点是()
- 国家和政府对媒体的政治控制?
- 社会分类论认为,同一群体的受众对某个特定
- 较早地对信息种类作出概括的是控制论创始人
- 申农一韦弗模式正确地指出,在传播过程中“
- 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
- 上限效果的三条论据?
- 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 简述拉斯韦尔对传播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 大众媒介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简述电视广告传播方式。
- 拉斯维尔曾在著名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
- 《舆论学》的作者是()
- 你认为麦克卢汉是个技术决定论者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