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1:关于1873年俾斯麦对日本赴欧美考察团的谈话片断 “方今世界各国,虽皆声称以亲睦礼仪相交往,然彼此全系表面文章,实用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彼此之间所谓公法。虽号称保全列国之典章,然而一旦大国争夺利益之时,若与已有利,则依据公法,毫不改变,若与已不利,则翻然诉诸武力,故无常规也。小国孜孜省顾条文与公理,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尽力保全自主之权,然遭其簸弄凌侮之政略,则每每几乎不能自主。是以(普鲁士)慷慨激奋,一度振兴国力。欲成为国与国对等之权实施外交之国。乃振爱国心,积数十载,遂至近年始达成所愿。” ——摘自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 材料2:“……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各国平等协商。……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各国人民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 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 根据材料1,归纳指出俾斯麦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判断。
 
- 判断:各国之间是实力的竞争,弱肉强食;以大国利益为中心,弱国无外交;要取得国际关系的平等地位,必须振兴国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
 -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
 -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
 - 美国和法国都是代议制国家,两国政治体制
 -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
 - 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法国人
 - 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把反对英国
 -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
 - 下图为哪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宣传画()
 -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
 - 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
 - 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
 -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
 -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
 -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
 - 英国著名政治家评价1787年宪法是
 - “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
 - 材料一:把爱国主义规定为一种认为这个目的
 - 民主之路无坦途,欧美某一国家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