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死亡抚恤的具体规定
- 死亡抚恤对象:被批准或确认为烈士、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现役军人及其遗属。
死亡性质认定:烈士、因公牺牲、病故
死亡抚恤待遇: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获荣誉称号或立功的,其遗属在以上基础上,获中央荣誉称号的,增发35%,或军区级的,增发30%,一等功25%,二等功15%,三等功5%)(顺序:第一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亲属;第二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且由该人供养的)。定期抚恤金(条件:父母、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有但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子女未满18岁或已满但因上学或残疾无生活来源的,或由其供养的)(标准: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终止:从确认之日起发放,遗属死亡的,增发6个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
- 简述医疗救助的形式
- 简述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基本要求
- 社会政策的议程包括()个相互关联的议程阶
- 社会政策法规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各取所需
- 社会政策法规的一个周期包括()个阶段。
- 简述社会政策制定的内容、主要影响因素及主
- 在分析解决某一社会政策问题时,一定要注意
- 我国现行救灾政策与法规的特点不包括:()
- 简述安置孤儿的形式
-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 率先采用社会保险政策的是()
- 简述社会政策资源的内容及调动方式
-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其预期效力。
- 社会政策问题产生的最终原因是()
- 监督在社会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有:(
- 不属于社会政策与法规功能的是()
- 简述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
- 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取所需
- 提高社会政策权威性的途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