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甜竹笋用林栽培技术。
- 甜竹又名大头竹、麻竹,具有笋大、笋肉厚鲜嫩味好,产量高,收益期长的特点。栽培甜竹投资少,病虫害少,易管护,收入快,经济价值高,是发财致富的好项目。
1、种植地的选择:
甜竹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不很严,但以土壤肥沃疏松,深湿润,地势较平缓,排水良好的红壤种植最理想。
2、整地方式和种植亮度:
一般沿等高线采取带状整地挖坑,坑的规格(长×宽×深)0.6×0.6×0.4(米)。种植密度采取株行距5×5米,即每亩27株。
3、种植季节:
一般在每年春季2~3月份阴雨天进行种植最好,不仅成活宰高,而且生长迅速。造林最迟不超过每年的清明节,否则造林成活率极低。
4、种植技术要求:
定植时,先在坑中间挖一定植穴,然后将竹苗放入穴中使苗根痕略低于坑面,根系舒展,填满细土,压实泥土,再复一层细土即可,有条件的最好淋足定根水。
5、竹林抚育管理:
种植后幼竹期,每年分别于5月、7月、9月各进行一次除草、追肥工作。为了利于笋生长,松土宜在11月至翌年2月进行较好,深度15-20厘米,按“近蔸丛浅,远蔸丛深”原则进行。施肥量根据竹子的长势、土壤肥力决定,一般开环状沟施碳铵0.25公斤。每隔2—3年深翻土一次,把杂草翻入土中,有利于改善林地土质。
成林后,于每年2月中下旬将竹丛内及周围的土自内向外扒开,促进笋芽萌发,提高竹笋质量。3月中下旬每丛施土杂肥40公斤,桐麸1公斤,复合0.5公斤,然后覆土垫高30厘米,以覆盖竹蔸上的笋芽。在出笋初期(5—6月)宜对竹丛蔸部培土20一30厘米厚,避免竹笋过早见光变绿,使笋肉老化,笋味变劣。
6.采笋与留竹:
甜竹笋期较长,一般在5—6月为出笋初期,7—8月为出笋盛期,9—10月为出笋末期。竹笋出土时要及时采收,否则出土后见光易老化,降低质量。同时要注意留笋养竹,一般每丛竹每年在8—9月留选3—4株健壮无病虫害且分布均匀的母竹。冬季要及时把4年以上的老竹砍伐,以保持竹丛相对年轻,生长旺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人工修枝的强度,并说明修枝强度可分为
- 幼林抚育有哪些措施?主要技术要求是什么?
- 为了培育大径材,在近熟林阶段实施一种抚育
- 造林形式有哪几种?
- 森林病虫害防治
-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 良种
- 松材线虫病的症状发展的四个阶段各有什么特
- 苗木分级时以()为主要分级指标。
- 小苗木栽植深度比原来根径()即可。
- 生物圈
- 义务植树由谁领导?各级绿化委员会的任务是
- 防治松材线虫病,只要切断寄主、病原、传媒
- 出苗期间苗木失水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 《森林法》对封山育林有什么规定?
- 一般中型苗圃面积在()hm2<
- 根外追肥在不产生肥害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
- 评价培育林分的质量有哪几个指标?
- 农田防护林对树种选择主要考虑哪些?
- 板栗疫病主要危害主干及较大的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