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陷?
-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
首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形成货币乘数的改变,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其次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将影响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再次,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具有直接的宣示效果。
其政策效果:
作用速度快而有力;呈中性;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不利之处:
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一是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二是对借款成本,即利率的影响;三是通过宣示效果起作用。
其政策效果: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再贴现政策通过对贴现对象的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再贴现政策作用效果缓和,可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不利之处:再贴现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不是中央银行;宣示作模糊。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
当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入有价证券,如政府债券时,如售出者是商业银行,则中央银行必须通过贷记商业银行准备金账户进行支付。此时,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项目中有价证券减少,超额准备金增加;如售出者是社会公众,他会得到中央银行签发的支票,将其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清算后,贷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
其政策效果:
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可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不利之处:
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商业银行,否则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影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道德劝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央银行限制经营的业务有()
- 人民银行为其它金融机构主要提供三类清算业
- 统计范围最广,最能反映整体物价变化情况的
-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途径有()
- 货币政策
-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最主要方面是与()的
-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是我国特有的货
- ()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部分。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分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
- 试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货币政策的时滞包括()
- 试论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
- 在中央银行的下述业务中,属于资产业务的项
- 适度竞争原则是金融监管中的首要原则。
- ()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
- 中央银行管理外债是指对()三方面的管理。
- 经济发行
-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