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主诉:患儿,男,1岁5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伴耳后肿物2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伴喷嚏,2天前见面部、颈部至全身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同时出现耳后花生米大小肿物,有触痛,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清开灵、羚羊角口服液"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耳后肿物逐渐增大,急来就诊。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颈部及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小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耳后及颈部可触及2~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可,稍有压痛,无红肿。前囟闭合,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风疹。(2)诊断依据①患儿先有高热,伴喷嚏,而后出疹。②皮疹出现顺序是自面部、颈部迅至全身,同时发现患儿双耳后均有花生米大小之肿物,压之疼痛,无咳嗽。③体格检查:精神尚好,面部、颈部及全身皮肤满布淡红色小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双耳后、枕后及颈部均可触及1~3枚黄豆至花生米大小之淋巴结,活动可,轻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咽充血,心肺腹未及异常。无病理反射。2.鉴别诊断①麻疹。②猩红热。③幼儿急疹。3.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②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4.治疗原则本病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医务人员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以及建立良好
- 患儿5岁因诊断全身性结核病。经全面规则抗
- 医学伦理学的继承性表现在()
- 哪种疾病不会发生急性淋巴结肿大()
-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在()
- 毒性脑炎()
- 发热1周出疹()
- 对青霉素过敏的白喉患儿选用的抗生素是()
- 便秘概述。
- 叙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 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第(
- 女孩,4岁。发热伴咳嗽3~4d,今出皮疹
- 心电图监测目的在于及时发现()、()、(
- 小儿腹部体查的内容及特点。
- 第4天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压眶有反应,呈去
- 以下哪种说法符合小儿偏瘫的治疗原则()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哪项先恢复正
- 婴儿,11个月,因发热半天抽搐一次来院急
- 下列哪项提示10个月婴儿运动发育可疑迟缓
- 散发性呆小病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