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据资料统计: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B、大河流域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D、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文明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31年3月,国民政府立法院正式颁布《
-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
- 市租
- 近代工商管理方面发生了较大转变,从国家政
- 江南制造总局
- 国民政府时期外资银行发展的特点()。
- 经济结构
- 有人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做过如下比喻:如果把
- 气候变迁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中心向北发展。
- 近代新式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区别是什么?
- 三大经济纲领
- 秦汉以后,实物地租是我国古代地租的主要形
- 租佃制
- 管子模式认为发展经济应农工商并重。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
- 马克思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
-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
- 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的反
-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是什么?
- 配第-克拉克法则的内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