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清朝前期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 与前朝相比,清代君主集权的发展表现在:
    1、进一步尊君卑臣,君臣关系主奴化。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帝对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满族大臣对皇帝奏摺,多自称“奴才”,后影响到许多汉臣亦如此。
    2、顺治时继承明朝的内阁制和六部制,但有两点不同:一是在长官任用上实行满汉复职制。改顺治时的满尊汉卑为满汉一体,令复职制走向平衡,借此拉拢汉族官吏。二是改革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满民族制的延续,显示出清前期制度有明显的满族贵族色彩,以贵族特权来剥夺内阁权力。顺治亲政后削弱该会议权力,由皇帝掌握正黄、镶黄、正白旗,并下令贝勒不得领有各旗。康熙即位后设立南书房,从翰林中挑选有才干者为皇帝起草机密文件,处理机密事务,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末年进一步削弱八旗权力,让自己的皇子去抢夺八旗,由皇帝派出的固山额真掌管旗务。
    3、秘密奏折制度。康熙中叶,康熙皇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官员由皇帝发给折匣,皇帝与官员本人各掌握一把钥匙,官员奏折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的批示,用硃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官员本人执行。雍正以后,密折应用的范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了使用密折的权力。密折逐渐成为清最重要的官文书。密折具有密、速、详的特点。通过密折制度,清代皇帝不仅能够多渠道地了解下情,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也大为强化。
    4、雍正时期君主专制强化达到一个高峰。下令八旗旗主贝勒只能管理自己的包衣,得到俸饷,彻底剥夺旗主管理旗务的权力。设立军机处,由军纪大臣和军机章京组成。军机处并非清官制中的正式衙门,后来大学士不兼军机大臣就无实权,沿续南书房的权力范围,拟诏绕过内阁的票拟,成为最有权力的机构。军机处是皇帝的私人办事机构,具有很强的奴仆性,宰相制残余被彻底清除。
    5、康熙后期,诸皇子争储。雍正即位后,总结教训,宣布秘密立储,皇帝在位时即秘密决定继承人,将立储诏书置于寝宫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皇帝临死或死后由大臣开启宣布。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制度化。秘密立储制度,摆脱了“嫡长”观念的束缚,避免了皇子间的公开争斗,排除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维护了皇族内部的政治稳定。
    6、弘历时君主专制达到最高峰。前几任皇帝为其大好基础,很多政策,如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水到渠成。
    7、通过吸取明中后期教训,清前期皇帝努力做到“乾纲独揽”,强调“勤政”,清初下令严禁“朋党”和“结党营私”,规定宦官不得有衙门,祖制规定宦官干政和结识官员要凌迟处死,不得出京,严防宦官专权。
    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是满汉杂糅,在明朝君主专制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皇权,而且是伴随着不断削弱满八旗贵族势力进行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