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对于新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已经在学校生活了17年。然而只有真正地站在课堂上,我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我痛苦地认识到教师职业中一个未被充分认识到的艺术之一,就是课堂管理。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一起先分析了课堂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且彼此之间要礼貌相待。我清楚地记得10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没有丝毫效果。我就一直催促,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 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给予我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了我的新规则要求。那天,我的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进行严格控制。对于犯错达到两次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15分钟。我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我被彻底孤立起来。 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也讲得很精彩,并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被他们围在中间。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 阅读上列材料,运用课堂纪律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
-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堂纪律作为一种约束的手段,不是终极目的。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发挥它的制约力,但不能成为学习的目的。而发挥它的制约力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口舌之功。案例中的新教师把学生不服从管教错误地归因于课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进而不断地将管理措施严格化,这是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案例中讲到指导教师帮忙制止混乱场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案例中的教师应该通过反思自我查找原因。
其次,处理突发事件需要三思后行。案例中多次提到过学生在课上与教师作对,新教师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硬性对待。案例中讲到学生做完实验后不回座位时,新教师采取的方法是一直催促,而不是观察学生不回座位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的方法。后来对待两次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的措施是处罚其留校15分钟,而没有提到在15分钟里是否去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进而做到说服教育。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99年9月13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
-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 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
-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 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 简述培养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
- 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不包括()
- 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
-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
- 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
- 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人对事
-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表现为教师的()
- 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
- 美育就是指艺术美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特征,我们可以将
- 如何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 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
-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岁的孩子属于
- 实践证明,学生注意力的涣散是一节课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