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你是如何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
-
此话出自《论语•述而》,讲述的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之道。“不愤不启”,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脉相承,可以更好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时刻做到把握适当时机、因势利导,且循序渐进。例如在语文《归园田居》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导入阶段,通过陶渊明的其他诗歌,给学生营造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抓住这一时机,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在诗歌的学习中,通过对诗歌的解读,由浅入深进行解读,引出“陶渊明真的喜欢隐居的生活吗”此类探究性的问题;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后,进而将高一课本学过的《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进行比较鉴赏,得出陶诗的艺术特色。当然,如果在引导到最后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时,需要老师在课前给予学生预习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应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深化拓展。
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更应结合新课标,把科学的教法运用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有位老师穿着拖鞋进教室,对此你怎么看?
- 一个孩子离开了父母就不能安心学习,你的解
- 一个同学自理能力不行,所有衣服都往家带,
- 有人说教师只是按固定的知识点讲课,是一种
- 如果你是班主任,任课老师不配合,你怎么协
- 你打算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 幼儿老师如何正确的引导幼儿?【幼儿园】
- 老师下课批评了一名学生,上课的时候让学生
- 对于屡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你怎么看?
- 近日,幼儿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南京某女
- 同事之间出现误会,你怎么办?
- 如果班里的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作为班主任
- 有2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你会怎么做?
- 如果你制定了一份班规,同学们却不以为意,
- 有家长抱怨,说老师太严格,你怎么办?
- 幼儿一开始会不喜欢去幼儿园,你认为应该如
- 学生成绩差但是能够团结同学爱护班集体,作
- 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
- 上课把学生名字念错了,怎么办?
- 近日“考古神童”郝笛被传得神乎其神,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