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关于革命与改良辩论的内容及意义。
-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论战。
主要内容: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1924年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几个阶级的革
-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
- 1912年,寓意为()的五色旗,被定为中
- 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
- 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
- “状元实业家”()自1901年起积极从事
- 1905—1907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
- 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 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
- 简述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革命所蕴
- 2007年11月7日,第二届中国(北京)
-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
- 1914年,孙中山为了坚持反对袁世凯的武
-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
- 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 大通学堂是光复会训练革命党人,培养军事干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