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论述代电(快邮代电)的含义、推广以及代电公文的特色与文种地位。
  • 代电,是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代电的形成。清末民初,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用电报呈报政事、下达政令、联系政务日益频繁。北洋政府时期,为适应就紧迫事务与无法通达电报的僻远地区联系之实际需要,遂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书交付快速邮递,称为“快邮代电”,简称代电。由于代电的邮资大大低于电报的拍发费用,后来对可通电报的地区就紧急程度稍逊之事项相互联系,也逐渐改用代电。到国民政府时期,代电使用更为广泛:代电的文种地位确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政权。1942年《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正式将代电列入辅助公文。此外,晋察冀、东北、苏北解放区政权,也先后在公文程式中设置了代电文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紧迫事项多直接使用电报。而保密公文多须经由机要通信传递,不得采用普通邮寄。故此,历次公文处理法规均未设置“代电”。这一公文形式遂逐渐消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