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问题: 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 (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
- __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
-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个国家
- 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 在以下有关课堂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打手
-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 非正式群体一般有哪几种类型?()
- 某县某村村民黄某的儿子,由于幼时患病,造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哪些角色创新
-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理应坚持的原则之一是科学
- 小学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灵活地处理突发状
- 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
-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比道德宣言或道
- 统一性知觉
- 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
-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
- 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