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共情反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1)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即既要做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也应能适时跳出来,不忘记自己真正的角色,以免失去助人的客观性。
    (2)应因人而异,适时适度: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强烈的与情绪稳定的、表达比较杂乱的与表达清楚的,前者应给予更多的共情。此外,共情不宜在当事人谈话中间随便插入,否则容易破坏情绪;还有共情反应的程度应该与当事人的问题程度、感受程度成正比,过度会让人感到助人者小题大做,而不足则会让人觉得理解不够。
    (3)注意文化背景和当事人特点:比如西方助人者有时可以用拥抱、抚摸表达自己的共情,但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一般不太妥当。同性的助人者和当事人之间可以有某种身体接触,比如握住当事人的手或拍拍背。
    (4)助人者还应注意避免以下较为常见的问题:
    ①空洞的说教和劝诫,如“学生不应早恋”、“不必太伤心,天涯何处无芳草”。
    ②贴标签,如“你有恋父情结”、“你有自卑情结”。
    ③简单的判断和评价,如“你这人太自私”、“那样做是错误的”。
    ④妄下保证,如“不必担心,一切都会变好的”、“你一定会实现你的目标的”。
    ⑤直接指导和引导,如“你应该......”、“你不应该......”。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